媒体:大四本科发14篇SCI论文,是天才还是背靠大树好乘凉?

5 月 7 日,一篇获奖文章引发关注,其中介绍,来自重庆大学的大四学生刘某乔,发表十余篇 SCI 论文以及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。记者搜索发现,早在 2016 年,刘某乔就已首次申请发明专利,而彼时,她还是一名初二学生。

知网刘某乔发明专利搜索结果截图

真是太不可思议了!读过大学的人应该都知道,发表一篇 SCI 论文有多难,别说本科生,就是博士生,能发表三五篇 SCI 论文,都已经算是佼佼者。而刘某乔,一个大四学生,竟然发表了 14 篇,这是什么概念?是真有这样的天才,还是藏着什么猫腻?

值得关注的是,这 14 篇论文的第一作者,均非刘某乔,而是重庆大学的教授,其中多篇论文的作者列表里,都出现了重大教授刘某华、刘某龙的名字;至于 14 项发明专利,第一发明人也都是这几位教授,刘某乔更像是挂个名。

这就耐人寻味了,这几位教授与刘某乔究竟是何关系?为何如此费心的帮其发论文、申请专利?同样姓刘,同样在重庆大学化工学院,要说不是亲属关系,恐怕很难让人相信。所以不少网友质疑,这是大学教授用自己的科研成果给子女铺路。

当然,教授子女从小受到良好教育,确实有可能天赋异禀,但本科 14 篇 SCI 实在过于夸张,其中有多少水分,恐怕只有几位教授知道。而且,化学这类实验科学,可重复性强,数据产出效率高,容易“灌水”,也就是一份完整的研究成果,被拆分为多篇“碎片化论文”,刘某乔是不是这种情况?

近期事关学术的翻车案例接二连三,如“男士子宫瘤论文”等,是该好好打打假,还学术领域一片风清气正了。